标题-艾草饼112

艾(Artemisia argyi H. Lév. & Vaniot),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物。主根明显,略粗长,侧根多,地下根状茎横卧;茎单生或少数,植株有浓烈香气;叶被有灰白色短柔毛,并有白色腺点与小凹点;头状花序椭圆形,无梗或近无梗。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。 

艾的自然分布广泛,遍及中国各地,俄罗斯、蒙古、朝鲜、日本等地。其大多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、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。 艾在野外有很多同属的植物,并且长得相似,人们常常会弄混淆艾、南艾蒿、野艾蒿、中亚苦蒿,于是也将其统称为“艾蒿”。 

 中国端午挂艾历史悠久,南北朝时便出现在门口挂艾人禳毒的风俗。在宋代,端午挂天师符,且以艾草、大蒜诸物缚成骑虎天师像,用以驱邪辟毒。 艾全草可入药,有温经、去湿、散寒、止血等功效,在历代本草著作,例如《本草纲目》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均有记载。 艾灸历史悠久,三国时期曹翕撰写的《曹氏灸方》便有记载,艾灸对人体体表或体内生长出的肿瘤等有特殊疗效。 艾具有独特的味道,会被加入传统糕点中,其嫩芽及幼苗也可作菜蔬供人食用。 印泥中加入艾叶能改进传统印泥的弹性和保湿性能,使印泥带有芬芳气味,兼具抑菌作用。

作用:主要价值

用:艾灸历史悠久,三国时期曹翕撰写的《曹氏灸方》便有记载,艾灸对人体体表或体内生长出的肿瘤等有特殊疗效。 艾全草可入药,有温经、去湿、散寒、止血、消炎、平喘、止咳、安胎、抗过敏等作用。在历代本草著作,例如《本草纲目》《神农本草经》中均有记载, 记载为“止血要药”。艾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,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,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,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,或制药枕头、药背心,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。 

经济:艾叶晒干捣碎得“艾绒”,制艾条供艾灸用,又可作“印泥”的原料。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、杀虫药。 艾晒干粉碎成艾蒿粉,是畜禽优质饲料添加剂。还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。 

食用:艾具有独特的味道,会被加入传统糕点中,其嫩芽及幼苗也可作菜蔬供人食用。 

生活:印泥中加入艾叶能改进传统印泥的弹性和保湿性能,使印泥带有芬芳气味,兼具抑菌作用。 

使    用:泡澡、泡脚。

注意事项:注意防潮。 

相关产品